天全县重点产业及园区概况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一)产业发展基础

1、园区发展历程

四川天全经济开发区前身为天全县工业集中区,于2008年经天全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主导产业为水电电冶、建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规划总面积为15.25平方公里。2019年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设立四川天全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为电治、建材、新材料,核准面积为260.4586公顷。2020年经开区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四川天全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4年10月版),经开区总规划范围717.62公顷,主导产业为建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本次开发区优化整合后面积为608.5814公顷。

2、园区综合实力

2023年,经开区实现产值96.75亿元,营业收入97.73亿元,税收2.21亿元。截至目前,共计培育“四上”企业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目前,经开区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主导产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分类)的基础上,正在加快构建以建材、新材料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50.79亿元,带动建材、新材料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62.12亿元。

3、基础设施保障

园区供电依托雅安500kV变电站、天全220kV变电站、始阳110kV变电站、沙坪110kVA变电站。园区供水系统采用分片供给方式,始阳工业园区现有一水厂、二水厂,供水规模1.8万m³/d;小河、思经工业组团现有三座水厂,供水规模共计2.54m³/d;脚基坪组团自备水源,取自山泉水。园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园区现有小河污水处理厂、思经污水处理厂、始阳污水处理厂3座。园区气源依托自雅安至天全的高压输气管道。园区现有川藏铁路、雅叶高速、国道318、国道351、省道106、省道308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

4、绿色发展成效

园区围绕新材料产业的深加工、建筑材料产业的深加工、水电资源的高效利用、农副产品深加工为核心构建循环产业链条,以产业链构建循环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推进企业技术升级和节能降碳改造,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01%,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8.71%,水资源产出率达到1849.19元/m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16%。四川天源天泉盐化工有限公司、四川雅安安山钢铁有限公司、天全县天山盐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完成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四川雅安安山钢铁有限公司、四川省开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

5、政务服务水平

推动园区政务集权授权改革,按照“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的要求,创新设立5个审批服务、公共服务、要素保障服务、法务服务、“手把手”服务专窗和川藏铁路建设服务、锂电产业集群服务2个特色窗口,将68项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和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园区政务中心办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推行“拿地即开工”、重大项目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机制,实施“每周主动沟通、每月上门服务、有事随叫随到”的服务模式,通过“现场协调办公”“后续跟踪服务”,准确掌握项目进度,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投产达效。

(二)产业发展优势

1、地理区位优越

天全县位于成渝经济圈西南侧,G318和雅叶高速(雅康段)横穿天全,随着雅康高速建成通车,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以及雅安被纳入成都大都市区,天全东融成雅、西连康藏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一方面,拥有川藏铁路第一城、川藏咽喉枢纽的独特区位,经开区应发挥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为天全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发展对藏物资供应产业、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把“绿美新天全”建成“成雅后花园、康藏桥头堡”提供了新的着力点、新的突破点,更有利于天全接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邻近区域的经济辐射。

2、水力、矿产资源丰富

天全县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114.02万千瓦,其中天全河水能理论蕴藏量58.21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9.4万千瓦;二、三级支流14条,水能理论蕴藏量55.81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1.86万千瓦。生态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虫草、黄连、贝母、天麻等药用植物众多,冷水鱼、食用菌、高山茶、竹笋、山药(苕)等农产品品质优越,“天全竹笋”“川牛膝”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已认证绿色食品16个、有机产品19个,是四川省林业基地县之一、四川省有机产品示范基地。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主要有煤、花岗石、大理石、硫铁矿、石灰石等,其中煤7000万吨、硫铁矿900万吨;花岗石出露面积大,储量达30亿立方米以上,有30多个品种;石灰岩矿品质好、易开采,储量在6.5亿吨以上,在雅安市各区县中名列第一;玄武岩储量约2亿吨。

3、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建材行业,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以短流程炼钢、特种水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已建成年产能83万吨的西南第一大短流程炼钢企业、年产能360万吨的新型水泥生产企业、年产能50万立方米的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新材料行业,充分利用水电清洁能源优势,打造年产能43万吨的天全县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已建成年产9000吨玄武岩纤维生产规模和年产200万吨玄武岩磨料生产规模,致力打造川西玄武岩新材料产业高地、川西竹纤维产业集聚地。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茶叶、猕猴桃、山药、林下种养等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有天全山地特色的林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沼气利用→沼渣沼液→有机肥料→种植业循环产业链。

(三)产业发展方向及潜力

依托水电、矿产等资源优势,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川藏铁路世纪工程建设历史机遇,推动工业发展向特色、绿色和集聚、集群转型,着力培育建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打造成为全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发展高地、川西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洼地、有机农产品特色生产加工基地。

1、新型建材

优质钢材:顺应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趋势,推动安山钢铁加快实施绿色科技智慧工厂升级改造,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水泥产业:围绕川藏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契机,支持企业主动对接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特种水泥、水泥制品、混凝土掺合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产品,向综合建材服务商转变。

装配式建筑产业:支持钢铁、商品混凝土、水泥、砂石等建材生产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向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企业延伸或转型。

2、先进材料

锂电新材料产业:引育壮大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做大做强锂电材料规模,着力打造全国锂电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

玄武岩纤维材料产业:以玄武岩纤维拉丝及岩棉为重点,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不断壮大玄武岩岩棉及相关后制品精深加工产业规模,力争建成西南片区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

3、农产品加工

高山冷水鱼产业:依托鲟鱼、“雅鱼”等冷水鱼养殖基地,大力发展冷水鱼总部经济,构建以鱼子酱、鱼肉等产品为主的冷水鱼现代化加工体系,探索鱼皮皮具加工和鱼子酱护肤品、保健品等加工,做大做强冷水鱼特色产业。

高山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培育一批新“天字号”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品牌。依托县内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形成“中药材种植—制造加工”等上下游贯通的产业链,助力雅药品牌创建。

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高山有机茶、高山白茶等精制茶叶,加快发展凉茶饮品饮料,支持企业自主开发超微粉茶、袋泡茶、茶菜肴、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品。

林竹加工产业:做优竹笋产业,引导汇美农业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竹笋绿色食品加工,开发多元的竹笋系列产品,提高竹笋产品附加值。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