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芦山县氨纶生产加工项目
二、项目选址:芦山县产业集中区
三、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150亩,总投资5亿元,建成600台包纱机规模。项目可利用芦山县有多家纺织生产企业资源,采用先进设备、先进工艺进行生产、加工、销售。
四、建设条件:
1.政策支持。4.20芦山地震后,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出台支持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政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对灾后重建工作给予政策支持。省、市高度重视芦山产业发展,现代轻纺产业项目属于芦山县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项目,除享受国家、省、市等优惠政策外,县财政将在土地、税收、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2.产业基础。芦山县有纺织业企业19家,其中规上企业16家,规下3家。规上企业中包覆纱企业8家,机械包覆纱机1461台,空包机20台,加弹机31台;棉纺企业6家,20.4万锭;织布企业1家,织布机270台;生产化纤长丝企业1家,涤纶前纺生产线2条。项目可利用芦山县有多家纺织生产企业资源,可实现资源就地转化,降低生产成本。
3.市场潜力。我国氨纶生产是一个成长迅速、潜力巨大的市场,随着科技含量增加,氨纶将利用更少的自然资源、提供更长使用期,为人类创造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契合了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
4.平台建设。芦山县产业集中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产业集中区依据“立足现实、提升提质、着眼未来、高质高效”的总体要求,遵循“绿色低碳、适度超前、产业高端、产城一体”的总体思路,按照“两核一心驱动、组团生态发展”的总体布局,重点发展远离负面清单产业。产业集中区灾后重建道路建设、给排水工程、标准厂房建设、物流园区、综合服务中心、生态修复治理、土地整理和“三通一平”、担保和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等8大类32个项目,国家投资13亿元,目前已全面开工。项目可依托芦山县产业集中区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
5.区位交通。芦山县城芦阳镇距雅安市33公里,距成都市169公里,距成都新津青龙场火车站100公里。国道318线和省道210线穿境而过,是雅康高速、雅马高速、国道351线、邛崃—芦山快速通道、大邑—芦山快速通道、雨城—芦山快速通道必经之地,雅康高速和国道351线已于2013年全面开建。芦山县与省外交通可依托西南枢纽成都市,以火车、汽车、飞机和乐山、宜宾等港口水运方式,便捷地与全国广大乃至世界各地相连。芦山产业园区紧靠省道210线,毗邻县城,地势平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五、要素保障:
1.项目用地。芦山产业集中区用地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场地已平整,落户园区项目可直接入驻建设。
2.电力保障。园区南侧紧靠金花110kv变电站,西侧与苗溪110kv变电站毗邻,园区内规划新建220kv变电站,项目用电有保障。
3.供水保障。供水由技改完成后的二水厂和一水厂主供给,三水厂和仁加大同供水站备用,全县城日供水量在15000吨左右,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二水厂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成后县城片区可达到日供水规模9.5万吨。
4.基础设施。园区主干道路、通讯、天燃气、排水排污管网完善。
5.人力。芦山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可稳定提供大量人力资源。
六、投资效益:
项目投产后,年均实现销售收入为4亿元,上交税收2400万元,投资回收期4年。项目的建成,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解决就业250人。
七、项目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