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碳化硅下游产品加工项目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一、项目名称:宝兴县碳化硅下游产品加工项目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利用宝兴县现有碳化硅粗加工项目,延伸产品产业链,生产碳化硅下游产品。

三、建设内容:

项目投资约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亿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

四、建设条件:

1.市场潜力。随着碳化硅越来越广的用途,其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导体产业、压电晶体产业工程性加工材料等领域。耐火材料和磨具磨料是碳化硅的传统低端应用领域,附加值低,碳化硅行业本身属于微利行业,目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预计行业利润将进一步呈现下降趋势。碳化硅本身用途极为广泛,加强其新用途,新应用市场的开发,拓宽经营思路,使碳化硅产品向高端产业进发,是碳化硅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2.资源条件。宝兴县已有一家碳化硅粗加工厂,年产2万吨硅刃料,目前还在扩建中,原料有保障。

3.区位交通。宝兴县公路交通十分便捷,省道210线贯穿宝兴县全境。与雅安市的距离为70余公里,距离省会成都200公里。全县有客运企业2家,货运企业7家,能满足广大旅客出行和企业生产需要。宝兴县距离乐山水路交通港220公里,只需3小时车程。距离西南地区吞吐量最大、航线、航班最多的双流国际机场170公里,只需2小时30分钟便可到达。

4.产品应用。碳化硅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领域,其在磨料、化工、冶金、高级耐火材料、高级陶瓷等领域都有着很广的用途。随着传统矿物质能源日益枯竭,以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光伏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据我国正在制定的《新型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显示,2020年再生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要达到15%,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碳化硅是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晶硅片生产过程中的专用材料,受光伏行业发展的带动,碳化硅行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下游需求的扩展带来了一些机会。

五、要素保障:

1、场址条件。本项目选址在宝兴县灵关工业集中区,210省道旁,距成雅高速入口60公里。

2、供水保障。宝兴县位于青衣江上游,水资源十分丰富,项目靠近青衣江边,取水方便,用水有保障。

3、电力保障。宝兴县水电发达,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力蕴藏量194.2万千瓦,可开发量138.6万千瓦,占全市的10%左右,具有开发水电的天然优势。目前,已开发95万千瓦,开发度达68.5%。电力网络以国家电网为主,地方电网为辅,形成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输变电网络,电力完全有保障。

六、投资效益:

1、经济效益。虽然碳化硅的市场价格在不断上涨,但是据了解,碳化硅原料的利润很低,大约为5%。碳化硅微粉等下游产品的利润率相对比较高,在10—15%左右。碳化硅工厂对人力资本要求不高,5万吨工厂按照50人编制配置,每年支付人工工资大约120万元,折算到碳化硅的成本大约20元/吨。设备按照20年折旧完毕计算,每吨折旧成本大约为100—200元。照此计算,年利润在7000万元左右,5年可收回成本。

2、社会效益。目前,宝兴县生产的碳化硅产品都是直接销售,产品附加值低。本项目将延伸碳化硅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本项目还可解决就业50余人。

七、前期工作:项目正在规划中。

八、项目联系人:

    冉宏博  宝兴县招商引资局  0835-6822832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