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汉源工业园区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园区基本情况

四川汉源工业园区汉源库区淹没影响区范围内79户工矿企业搬迁重组复建而成2006年建园,初始规划面积3.85平方公里,分为万里工业迁建区和甘溪坝工业迁建区两个部分。其中:万里工业迁建区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产业为主,甘溪坝工业迁建区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建筑材料产业为主。2012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扩至14平方公里其中:万里工业园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甘溪坝工业园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

二、园区产业定位

(一)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汉源位于我国川滇黔成矿带的北部,以铅锌为主的优势矿产资源相对丰富。雅安市铅锌矿、菱镁矿资源储量名列全省前三,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稀土、碲铋等资源储量巨大,甘孜州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用储量。园区积极发展铅锌、镁铝、镍钴、特种合金等有色金属产业,努力形成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深加工一体化产业链,力争打造中西部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园区位于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和先进县的汉源县,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环境孕育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花椒、核桃、高山蔬菜、鲜果、牦牛等农产品。其中花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质冠居全国。园区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花椒产品加工、果蔬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服务于不断扩大的绿色有机食品市场需求,打造生态农业循环及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三)承接产业转移基地。汉源县具有丰富的磷矿、石灰石、石膏、陶瓷、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和铅、镍、硅等金属矿产资源。除了资源的传统开发利用外,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将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主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重点承接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节能环保型产业,做大做强有色金属加工、农畜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磷化工、新型建材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四)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发展循环经济对四川汉源工业园区有色金属冶炼、磷化工、建材等产业实现清洁生产、循环发展有重要意义。加强园区水资源、固废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重点构建金属冶炼和磷化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对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汽、余压等废气能源进行回收利用,冶炼渣、炉渣等固体废弃物回收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对化工产生的废水、废渣建立专门的回收处理系统,构建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园区发展要素保障

园区基础设施较为完,道路、桥梁、堤防、电网、供水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满足入园企业正常生产需要。

1.电力供应220KV汉源变电站(变电容量2×18KVA1座,萝卜岗(主变容量3.15+5KVA)、甘溪坝(主变容量2×2KVA)、万工(主变容量4KVA)、万里(主变容量5KVA4110KV变电站电网构建与工业园区布局基本一致,满足园区企业用电需要。2015年拟在万里工业园区海子河坝片区新建110KV输电线路工程,进一步强化园区电力供应

2.用水供应工业区目前依靠5个水厂供水,供水分别由取水头部、净水厂、输配水管线、加压泵站、高位水池五部分组成。根据工业区企业容量的发展,预留有取水量,可适时增加日供水量和管网能效。万里工业园区生产生活用水由富林水厂、洪福工业区水厂、范家沟水厂、黄家沟水厂供给,日最高供水量合计为4900M3/d2015年拟在建坪及海子河坝片区建3座蓄水池;甘溪坝工业园区生产生活用水由富庄水站供给,日最高供水量为3000M3/d

3.排污方面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不同,当前工业区内各企业生产废水自行处理,在达《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统一经污水处理厂(站)处理后达标排放。目前万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生产废水专用收集管网已进场建设,正抓紧万里、甘溪坝工业园污水处理及固体废弃物堆放处理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15年上半年启动建设。

4.土地保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支持企业发展,通过耕地占补平衡、调整用地指标等方式扩大工业用地储备。目前,园区储备工业用地6000余亩,在土地供给和环境承载方面与周边地区相比都具备明显的优势。同时,我们对投资规模、强度、上缴利税等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享有最低工业用地出让价用地政策,全力支持园区企业发展。

5.劳动力资源保障。汉源是雅安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县常住人口3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人口数量优势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