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后山旅游项目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一、项目名称:蒙顶山后山旅游项目

二、建设地址:雨城区上里镇、中里镇、碧峰峡镇、北郊镇

三、建设内容:总投资不低于30亿元,北郊镇蒙泉村刘家山,适合发展民宿、茶园体验采摘等。北郊镇永兴村太阳坪,适合发展民宿、休闲度假、茶园体验采摘等。北郊镇蒙泉村10组静居庵,适合发展民宿、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等。碧峰峡镇后盐村1组,有古村落民居22栋,适合发展民宿群落、休闲度假、森林康养、运动休闲等。

四、建设条件:

1、用地条件:可开发地块共4处,分别为北郊镇蒙泉村刘家山,面积约500;北郊镇永兴村太阳坪,面积约1000;北郊镇蒙泉村10组静居庵,面积约700;碧峰峡镇后盐村1组,面积约500亩,有古村落民居22栋。

2、交通条件:

公路:距离成都约127公里,成雅高速,国道318 108线,省道105线等干线公路穿境而过,拥有良好的旅游交通可进入性。

铁路:目前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雨城区段在建,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设计时速200公里。届时,雅安将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航空:距名山区拟建的4C级国内支线机场约30公里。机场占地1800亩,保证飞行安全和满足运营基本需要以及国防建设需要。

航运:青衣江、周公河位于其南面。

3、景观价值:蒙顶后山地处亚热带,具有多种植物适宜的生态环境,加上低山海拔、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森林植被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风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部分区域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85%以上,海拔在1200米左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520万每平方厘米,是当之无愧的蜀中天然“氧吧”。蒙顶后山内除茶园外,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以中亚热带常绿喜湿的种类为主。据初步调查植被多为常绿樟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草丛桤木林、芒萁杂灌丛、针叶次生林等,植物树种有58373 种。其中珍贵树种有:一类珍稀野生保护植物珙桐、桫椤、红豆杉;二类珍稀野生保护植物喜树、香果树、红豆树、油樟、桢楠;还有名贵花木古杜鹃树、红白玉兰、七心茶花、兰草等。

蒙顶后山内有多种野生动物资源,其中鸟类有 44 204 种,鸟类存量占四川省的三分之一,占雅安市的 60.5%。区域内有众多村落民居。

4、产业基础:雨城蒙顶山后山北临大九寨沟旅游区,南临攀西阳光旅游带,东临大成都旅游区,西临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包含碧峰峡、上里古镇、蒙顶山旅游区,西靠二郎山旅游区,南面大渡河旅游区。旅游区位独特,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现周边旅游资源有上里古镇景区、金凤山景区、白马泉、中里新村、永兴寺、千佛崖摩崖造像、碧峰寺,碧峰峡景区、大熊猫基地、红豆相思谷景区等。

五、要素保障:

1、基础设施方面:水、电、气、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为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2、物流成本:有公路运输。

3、用工成本:当地农民工解决就业问题,劳动力资源充足,成本低。

六、投资效益:

1、经济效益

年总游人规模可达470万人次,年销售收入49000万元,利税800012000万元。2017年雨城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07亿元,同比增长18.3%,接待游客926.28万人次,同比增长9.67%。项目建成后,年收入预计可达到6亿元。

2、社会效益

项目的开发建设,既开发了本地旅游资源,又拉动了当地经济,转变景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调整农民经济结构,增收致富,还为本地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增加本地旅游经济收入,极大地缓解了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对稳定当地社会和繁荣当地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项目的开发建设,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外,还将促进雨城区南北旅游发展格局的形成,并且还能够确立生态旅游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为主动融入川西旅游环线,争创全省精品旅游线,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小康雨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前期工作:已做项目初步地块勘测

八、项目联系方式:刘学敬  13981608889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