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名山区属盆周丘陵区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蒙顶山、莲花山、总岗山三山环列,地形地貌以台状丘陵和浅丘平坝为主,最高点1456米,最低点548米。其中海拔650米以下的浅丘平坝占总面积的22.1%,丘陵台地占61.2%,海拔800米以上的低山占16.7%。
【土地资源】全区农用地面积51824.06公顷,其中耕地5331.64公顷,种植园用地27965.55公顷,林地15692.71公顷,水域用地1034.5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农村道路)772.95公顷,其他用地1026.62公顷;建设用地面积9170.16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958.4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59.55公顷,水域用地(水工建筑用地)52.18公顷。
【森林资源】雅安市名山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自然环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有木本植物97科277属588种。植被类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以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植物为主,并有大量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柳杉和大桉等。竹类资源丰富,分布有9属20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木本植物有四川苏铁、苏铁、银杏、水杉、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桫椤、鹅掌楸、峨眉含笑、厚朴、楠木、润楠、油樟、梓叶槭、喜树、香果树等10科14属16种。全区林地面积16354公顷(其中:森林资源总面积14884公顷),森林蓄积达到1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4.08%。2023年义务植树林竹55.2万株。2023年完成营造林410公顷。
【气候资源】雅安市名山区属于中纬度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终年温暖湿润。常年空气优良天数320天以上,2020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2023年,名山区气温正常,降水正常,日照正常;年平均气温16.9℃,较历年偏高约1.0℃;年总降水量1182.9毫米,较历年偏少18%;年总日照时数930.6小时,较历年偏多5%。
【水资源】2023年,名山区有小型灌溉水库18座,总库容1239.75万立方米;塘坝353处,总容量348万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87。降水量1293.6毫米,水资源总量4.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678.5立方米。截至2023年,共有农村供水17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3处,百人以上千人以下14处,共覆盖农村供水人口20.03万人,自来水普及率99%。
【农业资源】2023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4935万元,增长3.8%,其中:种植业产值449420万元,增长4.4%;林业产值6672万元,增长21.0%;牧业产值123252万元,增长1.4%;渔业产值4644万元,增长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947万元,增长3.6%。
2023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973.47公顷,产量6.85万吨。
经国家统计局雅安市调查队审定,2023年,全区年末生猪存栏43.1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38万头;生猪出栏59.45万头;肉类产量4.37万吨。
2023年,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2万亩蔬菜生产基地、7500亩常年性蔬菜保供基地,全年蔬菜播种面积5.0575万亩、产量5.8797万吨、总产值达9579万元。聚焦建强“川字号”农产品品牌,持续推动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入选“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典型地区”。
2023年,全区干茶产量6.05万吨,增长6.5%,名山区获评“2023年度重点产茶县域”。
2023年,“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9.6亿元,比2022年增加5.61亿元,品牌价值量居全国第十、全省第一。“三茶统筹·名山模式”入选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县域案例。
2023年末,全区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更新日期:2024年8月)